在本网站浏览、注册、发帖请详细阅读本站管理条例,否则后果自负! 炎黄武术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蒙ICP备09003963号 copyright 2009-08 -08 炎黄武术网 (www. yh5s.com ) All rights reserved
|
一要论
从来散之必有其统也,分之必有其合也。以故天壤间四面八方,纷纷者必有所属,千头
万绪,攘攘者自有其源。盖一本可散为万殊,而万殊咸归于一本,乃事有必然者。且武
事之论,亦甚繁矣。而要知千变万化,无往非势,即无往非气势虽不类,而气归于一。
夫所谓一者,从手至足底,内有脏腑筋骨,外有肌肉皮肤,五官百骸,相连而为一贯者
也。破之而不开,撞之而不散,上欲动而下自随之,下欲动而上自领之,上下动而中节
攻之,中节动而上下和之,内外相联,前后相需,所谓一以贯,斯之谓欤?而要非强
以致之袭焉而为之也。
适时沉静,寂然堪然,居其所向,稳如山岳。当时而动,如雷霆崩出也,忽而疾如闪电,
且静无不静,表里上下全无参差牵挂之意。动无不动左右前后并无抽扯游移之行。洵若水之
就下,沛然而莫之能御,若炮之内攻,发之而不及掩耳,不暇思索,不烦拟议。诚不期然而
然,莫之致而至,是岂无所自而云然乎。盖气以日积而见益,功以久练而终成。观圣门一贯
之传,必俟多闻强识之后,豁然之境,不费格物致知之功,故知事无难易,功惟自进等躐,
不可急遽,按步就班,循序而进,夫四肢百骸肢节,自然通贯,上下表里,不难联络,
庶乎散者统之,分者合之,四体百骸终归于一气而已矣。
二要论
有世之论捶者而兼论气者矣,夫气主于一,实可分为二。所谓二者,即呼吸也。
即阴阳也。捶不能无动静,气不能无呼吸,吸者为阴,呼者为阳。上升为阳,下降为
阴。盖阴气上行而为阳,阳气下降而为阴,此阴阳之分也。
何为清浊?升而上者为清,降而下者为浊,清气上升,浊气下降,清者为阳,浊者
为阴,而要之阳以滋阴,阴以滋阳,浑其用而言之统为气,分而言之为阴阳,气不能无
阴阳,而所谓人不能无动静,鼻不能无呼吸,口不能无出入,而为对待循环不易之理也,
然则气分为二,而实在于一,有志于斯途者,慎勿以此为拘拘焉。
三要论
夫气本诸身,而身之节无定处,三节云者,上、中、下也。以身言之:头为上节,身
为中节,腿为下节。以上节言之:天庭为上节,鼻为中节,海底为下节。以中节而言:
胸为稍节、腹为中节,丹田为根节。以下节言之:足为稍节,膝为中节,胯为根节。以
肱言之:手为稍节,肘为中节,肩为根节。以手言之:一指为稍节,掌为中节,掌根为
根节。观于足则不必论矣。然而自顶至足,莫不各有三节也。要之若无三节之分,既无
着意之处。盖上节不明,无依无宗,中节不明,浑身是空,下节不明,自家吃跌。故不
可忽乎哉,至于气之发动,要稍节动,中节随。根节催之而矣,然此犹是节节而分言之,
合而言之,则上自头顶,下自足底,四体百骸总为一节,夫何三节之有哉?又何三节中
之各有三节云乎哉?
四要论
试于论身论气之外,而进论乎梢者焉,夫梢者,身之余也;言身者初不及此,言气者
亦所罕论。捶以内而发外,气由身而达稍,故气之为用,不本诸身,则虚而不实,不行
诸梢,则实而仍虚。梢乌亦可不讲。然此特身之稍耳,而犹未及乎气之稍也。
四稍何也?
发其一也。夫发之所系,不列于五行,无关于四体,似不足论矣;然发为血之稍,血为
气之海,纵不必本诸发以论气,要不能离乎血而生,气不离乎血,即不能不兼及乎发,
发欲冲冠,血稍足矣。其它,舌为肉之稍,而肉为气囊,气不能行诸肉之稍,即无以充其
气之量,故必舌欲摧齿,而后肉稍足矣。至于骨稍者,齿也。筋稍者,指甲也。气生于
骨而连于筋,不及齿乎,夫乃乎筋之稍,而欲足乎尔者,要作齿欲断筋,甲欲透骨不能也。
果能如比,则四稍足矣。四稍足而气亦自足矣,岂复有虚而不实,实而仍虚者乎。
五要论
今夫以捶言势,即势以言气,人得五脏以成形,即由五脏而生气,五脏实为生性之源,
生气之本,而名为心、肝、脾、肺、肾乃性之源,气之本也。
心为火,而有炎上之象;肝为木,而有曲直之形;脾为土,而有敦厚之势;肺为金,
而有从甘之能;肾为水,而有润下之功;此乃五脏之意,而有准之于气者,皆各有所配合
焉。此所以论武事者,所不能离乎斯也。
其在内者,胸膈为肺经之位、而为诸脏之华盖。故肺经动,而诸脏不能静。两乳之中
为心,而肺包护之,盖肺之下,胃之上,心经之位也。心为君火,动而相火无不奉合焉。
两肋之间,右为肝,左为脾,背脊十四骨节为肾,此乃五脏之位也。然五脏之系,皆系
于背脊,通于一身之骨髓,至于腰,则两肾之本位;而为先天之第一,尤为诸脏之根源。
故肾水足,而金、木、水、火、土咸有生机,此乃五脏之位。然五脏存于内者,各有其定
位,而具于身者。亦自有所专属,颈、顶、脑、骨、背、肾是也。两耳亦为肾,两唇,两
腮皆脾也。而发则为肺,天庭为六阳之首,而萃五脏之精华,实为头面之主脑,不啻为一
身之座督矣。印堂者,为阳明胃气之冲,天庭性起,机由此达,生发之气,由肾而达于六
阳,实为天庭之枢机也。两目皆为肝,细绎之上包为脾,下包为胃,大角为心经,小角为
小肠,白则为肺,青则为肝,瞳子为肾,实亦为五脏精华所聚,两耳为肝。两鼻孔为肺,
两颐为肾,耳门之前为胆经,耳后之高骨亦为肾也。鼻居中央之地,而为土,万物滋生之
源,实中气之主也。人中为血气之会,上冲印堂,达于天庭,亦至要之所。两唇之下为承
浆,承浆之下为地阁,上与天庭相应,亦肾经位也。领、顶、颈、项者,五脏之道途,
气血之总会,前为食气出入之道,后为肾气升降之途,肝气由之而左旋,脾气由之而右旋。
其系更重而为周身之要领。两乳为肝,两肩窝为肺,两肘为肾,四肢属脾,两胳膊皆为脾,
而十指头则为心、肝、脾、肺、肾也。膝与胫皆为肾也。两脚跟为肾之要,涌泉为肾穴。
大约身之所系,突者为心,陷者为肺,骨之露者皆为肾,筋之联处皆为肝,肉之厚处皆
为脾。
象其意,心如猛虎,肝似箭,脾气力大甚无穷,肺经之位最灵变,肾气之功快如风。
其用为经,制经为意,临敌应变,不识不知,手足所至,若有神会。终不能无意焉。
洵非笔墨之所能为之也。至于生克制化各另有论,而究其要领自有统会,五行百体,
总为一元,四体三心合为一气,奚必昭昭于其一经一络节节而为之哉。
六要论
心与意合,意于气合,气与力合,内之三合也。手与足合,肘与膝合,肩与胯合,外三合
也。此为六合。左手与右足相合,左肘与右膝相合,左肩与右胯相合,右之与左者亦然。
以及头与手合,手与身合,身与步合,孰非外合。心与眼合,肝与筋合,脾与肉合,肺
与身合,肾与骨合,孰非内合。岂六合而已哉。然此特分而言之也,总之一动而无不动,
一合而无不合。五行百骸悉在其中矣。
七要论
头为六阳之首,而为周身之主,五官百骸莫不惟此为赖,故头不可不进也。手为先行,
根基在膊,膊不进而手则却而可前矣,所以,膊贵于进也。气聚中腕,机关在腰,腰
不进而气则馁而不实矣,所以腰贵于进也,意贯周身,运动在步,步不进而意则
索然无能力矣。所以,步必取其进也。以及上右必须进左,上左必须进右, 其为
七进,孰非为易于着力之地欤,而要之未及其进,合周身而毫无灵动之意,一言其进,
统全体而俱无抽扯游移之形。
八要论
身法谓何?纵横、高低、进退、反侧而已。纵则放其势,一往而不返,横则裹其
力,开拓而莫阻,高则仰其身,而身若有增长之意, 低则拗其身,而身若有扑捉之形,
当进则讲;弹其力而勇往直冲。当退则退,领其气而回转。至于返身顾后,后即前也。
侧顾左右。使左右无敢当我哉,而要非拘拘焉为之也。
察乎人之强弱,运吾之机关,有忽纵而急横,纵横因势而变迁,不可一概而推论.
有忽高而忽低,高低随时而转移, 不可执格而论。时而宜进, 故不可退而馁其气。
时而宜退,即当以退而鼓其进。是进固进也,即退而亦实赖其进,若返身顾后,而
后而不觉其为后。侧顾左右,而左右亦不觉为左右矣。总之,机关在眼,变动在心。
而握其要者,则本诸身,身而前,则四体不令而行矣。身而却。则百骸莫不冥然而退矣。
身法顾,可置而不论哉。
九要论
今夫五官百骸主于动,而实运以步,步乃一身之根基,运动之枢纽也。以故应战对
敌,皆本诸身,而实所以为身之砥柱者,莫非步。随机应变在于手,而手之转
移亦在于步。进退反侧,非步何以作鼓荡之机,拗扬伸缩,非步何以示变化之妙。
所谓机关者在眼,变化者在心,而所以转弯抹角,千变万化,而不至窘迫者,何莫非
步为司命耶。而要作勉强以致之也。动作出于无心,鼓舞出于不觉,身欲动,而步亦
为之周旋,手将运,而步亦早为之催逼,不期然而然。莫之驱而驱,所谓上欲动而
下自随之者,亦步也。如前步进焉,后步随焉,前后自有定位,若以前步作后,后步
作前,更以前步作后之前步,后步作前之后步,则前后亦无定位矣。总之拳以论势,
而握其要者为步;活与不活在于步,灵与不灵亦在于步,步之为用大矣哉。
捶名为心意,心意者,意自内生,拳随意发,总要知人知己,随机应变。心气
一发,四肢皆动,足起有地,膝起有数,动转有位,合膊望胯,三尖对照,心意气内
三合。拳与足,肘与膝,肩与胯,外三合。手心,足心,本心三心一气相合,远不发手,
捶打五尺以内,三尺以外,不论前后左右,一步一捶,手以得人为准,以不见形为妙。
发手快似箭,响如雷鸣,出如疾兔,亦如生鸟之投林,遇敌似巨炮摧薄壁之势,眼明手
快,勇跃直吞,未曾交手,一气当先,既如手灵动为妙。见孔不打见横打,见孔不立见
横立。上、中、下、总气把定。身、足、手、规矩绳束,既不望空起,亦不望空落,精
明灵巧,全在于活,能去、能就、能柔、能刚,能打、能退,不动如山岳,难知阴阳,
无穷如太仓,浩渺如四海,眩耀如三光,察未势之机会,揣敌人之短长,静以待动有上
法,动以处静有借法,借法容易上活难,还是上法最为先。
交勇者不可思误,思误者寸步难行。起如箭钻落如风,手捶手挎向前攻。拳动暗
中自合,疾如闪电在天边掠过。防左右,反背如虎搜山。斩捶勇猛不可挡,斩稍
迎面取中堂,抢上抢下势如虎,好如鹰鹞下鸡场。翻江搅海不须忙,单凤朝阳才为强。
云背明,天地交,武艺相交见短长。进人要进身,身手齐到是为真,发中有绝,何以用,
解。明其意,妙如神。鹞子钻林莫展翅,鹰捉小鸟势四平,心如火药拳如子,灵机一动
鸟难飞。身似弓弦手似箭,弦响鸟落见神奇。起手如闪电,闪电不及合目。打人如迅雷,
迅雷不及掩耳。五行本是五道关,无人把守自遮拦,左腮手过,右腮手去,右亦然也。
两手束拳迎面出。五关之门关得严。拳从心内发,向鼻尖落,足从地下起,足起快时心
是火。作五行金、木、水、火、土。火炎上而水就下,我有心肝脾肺肾,五行相推无错
误·····
在本网站浏览、注册、发帖请详细阅读本站管理条例,否则后果自负! 炎黄武术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蒙ICP备09003963号 copyright 2009-08 -08 炎黄武术网 (www. yh5s.com ) All rights reserved
|